蝸牛不僅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營養(yǎng)保健食品,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。蝸牛作為藥用動物用于治病,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。在許多古書上早有記載。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蝸牛的形態(tài)、生活習性以及要有、藥性等記載最為詳細。
蝸牛肉和殼均可作為清熱、解毒、消腫、平喘、軟堅、理疝入藥。將蝸牛干搗碎,鮮蝸牛肉用瓦焙干,研末。功效:祛痰、清熱解毒、利尿。主治:腫毒痔漏、喉痛、咽腫、哮喘、脫水、小兒臍風、流鼻血、耳聾、脫肛、疝氣、瘡腫等。蝸牛加工成藥,可治療小兒夜尿、紅白痢疾等。
蝸牛的消化腺中能提取蝸牛酶。蝸牛酶可作為溶解細胞壁的生物制劑,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研究。據(jù)報道:一毫升的蝸牛消化液中,平均可得到100—120毫克干重的蝸牛酶,每克蝸牛酶價格為25克人民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