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“去KOL化”趨勢下,素人營銷是否能替代頭部主播,答案是否定的。盡管素人營銷在成本、內容真實性和用戶信任度方面具有一定優(yōu)勢,但頭部主播的不可替代性主要體現(xiàn)在其獨特的個人影響力、品牌粘性和市場號召力上。
從證據來看,頭部主播如董宇輝、李佳琦等,已經形成了穩(wěn)定的粉絲群體和極高的品牌忠誠度。例如,董宇輝與東方甄選之間的矛盾,直接導致了競品直播間GMV的爆發(fā)式增長,說明頭部主播的個人價值遠超品牌本身。此外,頭部主播在直播電商中的“人設”和“信任感”是素人難以復制的,他們通過長期積累的口碑和專業(yè)形象,能夠更有效地引導消費者購買決策。
雖然素人營銷在某些場景下具有潛力,例如在小眾市場或特定圈層中,素人更容易獲得信任并形成口碑傳播。但整體來看,頭部主播的影響力和帶貨能力遠超素人,尤其是在大促期間或新品發(fā)布時,頭部主播的參與往往能帶來更高的轉化率和銷售額。因此,品牌在布局直播電商時,仍需依賴頭部主播的流量和影響力,而非完全轉向素人營銷。
“去KOL化”更多是行業(yè)內部對頭部主播壟斷地位的反思,而非完全替代頭部主播。品牌應采取“頭部+腰部+素人”的矩陣化策略,以實現(xiàn)更均衡的流量分配和用戶覆蓋。